安平鄉土文化館所在位址距今已接近九十年的歷史。從宿舍、荒屋到文化館,歷經住家、空居至文化景點之進程;這一連串的蛻變,伴隨著悠遠的時光寫入文化館的記憶裡。文化館現今所見之風貌與功能,可說是這段漫長歲月的生命結晶,也是安平精神凝集的成果。

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

《老樹.微風.漫步》-日式空間(註釋)


(註五)石燈籠

  石燈籠是日式庭園中不可或缺的一員,而目前公認最早的庭園燈籠,出現在平安時代的奈良地區。

  燈籠自中國傳入日本後,發展出許多形式,有石燈籠、木燈籠、紙燈籠、及後期的金屬燈籠。其中石燈籠又可依燈座形狀,分作四角、六角及八角燈籠;日本各時代的發展也各具有特色,比如說十三世紀兼倉時代的燈籠有著男性陽剛的象徵,而十四世紀室町時代的燈籠則具女性柔和的象徵,相當有趣。



(註六)德記洋行

  英商德記洋行創建於清同治六年(西元1867年),大多從事鴉片、樟腦、砂糖等大宗貨物交易。

  進入日治時代後,日本政府收回多數商品的貿易權,眾洋行貿易量大幅縮減,加上安平港日漸淤塞,影響船隻運輸而紛紛關閉,其中,德記洋行為當時最晚結束營運者。現內部陳設了台灣各個階段的重要人物蠟像,讓遊客能更深入了解臺灣歷史發展的軌跡。



(註七)安平古堡

  原為荷蘭人於西元1624年所建,而於隔年完工,原名奧倫治城,後改名熱蘭遮城,而當時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,於是又稱這棟建築物為紅毛城。幾經翻新重建,於臺灣光復將該城定名為「安平古堡」而沿用。

  日治時期,為了建造安平海關宿舍,將此建築物夷平而另建方型臺階式的磚砌高臺,臺的中央蓋起拱券式的洋樓建築,這便是後人熟知習稱的安平古堡。



(註八)魏宅單伸手

  「單伸手」是指只有單側護龍的閩式建築,是安平當地特殊的建築風格。而魏宅單伸手為清代水師附總兵魏大猷後代祖厝,於日治大正年間所興建。

  魏大猷,字叔侯,本籍臺灣安平,祖籍福建同安。年少時便隨父從軍,由於家住海濱,深諳海的特性,隸屬於水師陣營時功績優良,數度擔任軍中要職。於西港仔一帶征戰朱一貴,受封臺協水師副將,是當時官階最高的臺籍官員。



(註九)海山館

  為安平舊五館(除海山館外均已拆除,計有金門館、提標館、閩安館、烽火館)之一,除提供水師班兵住宿和社交的場所外,為撫慰官兵離鄉之不安,館內還奉祀媽祖和家鄉的守護神五帝爺,兼具了祭祀的功能。

  該館於日治時期漸失功能,後改建為民宅,於民國六十四年時由臺南市政府收回整修。而後於民國九十六年再度進行改建,以故事主題性質作展覽,盼能賦予其時代新價值。



(註十)運河博物館

  本建築於日治時期原為台南運河安平海關,負責往來船隻關稅徵收及監管的工作。而後隨著安平港的泥沙淤積與功能問題,逐漸失去功能性而廢用。

  民國九十二年,經臺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,而後進行整修維護,並納入「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計畫」。於民國九十四年重新對外開放,陸續展有運河舊照片,漁船漁具模型及原建築物模型,是個能深入了解台南運河的好地方,也不失為一個能放鬆休憩之處。



(註十一)林默娘公園

  歷經約三年的闢建,於民國九十三年四月底完工開放,全名為「林默娘紀念公園」,佔地兩公頃,現為臺南市民及觀光遊客休憩散步的好去處。

  佔地中最引人注目的非「林默娘雕像」莫屬。該雕像計十六公尺高,是以媽祖林默娘去世前二十八歲的少女形象取樣雕刻,由在地企業家許文龍先生出資打造捐贈,近年來已經成為臺南安平的新地標。



(註十二)臺南運河

  西元1922年,日本政府為改善臺南的工商貿易及航運問題,在台南市區與安平港間開挖運河,全長約四公里,於西元1926年開通,維持數百年來台海貿易的興盛,讓安平進一步成為日台輪船及漁船的停靠站。

  而後港口淤積,臺南運河逐漸失去航運功能。近年來,臺南市政府致力於運河整治,並於臺南運河兩側舖設人行道,加上燈光造景,讓運河在夜幕低垂時別有一番風味。



◎下圖為運河博物館一景◎


















下圖為林默娘公園雕像之美◎



















下圖為臺南運河空照圖◎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